2025-09-30 15:29
来源:本站
在江南的晨光中,来自西藏那曲的格桑洛珠翻开课本,开始新一天的学习;在淳安“春晚”舞台中央,留守儿童眼里的光随山海合唱团的歌声而点亮;在融爱星面馆内,“心青年”涵涵微笑着将热腾腾的面条稳稳端给客人——这些瞬间背后,是海亮集团多年来深耕慈善之路的缩影。从手工作坊到世界500强,海亮集团累计捐赠超22.5亿元,用十一项长期公益项目为需要的人搭起“靠得住、能长久”的希望之桥。“既讲企业效益,更求社会功德”的发展理念,正化作一个个改变命运的真实故事。
01
援藏班
慈善的宽度,跨越3600公里的改变
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,也是海亮创办援藏班的第五年。作为浙江省首个民办教育援藏班,五年间,这方“高原学子的成长沃土”从首届30人扩容至如今单届超百人,累计已有479名那曲孩子来到浙江诸暨天马实验学校,在江南水乡开启了人生新程。对今年毕业的学生格桑洛珠来说,初到浙江时,语言和气候是他面临的最大障碍。为此,学校为孩子们精心打造“卓玛遇上西施”“最远的你,最暖的家”主题活动,藏历新年期间师生共同制作美食、围跳藏族舞蹈,让“汉藏一家亲”的理念浸润心田。格桑洛珠也从初来时的羞涩迷茫,到如今的自信开朗,当他在学考中取得868高分时,兴奋地说:“浙江是第二故乡,海亮是第二个家。”
这样的成长与突破,在海亮援藏班并非个例。2023年首届援藏班共30人参加考试,800分以上19人,700分以上29人,其中卓玛同学以870分的优异成绩荣获那曲市初中学考第一名。2024、2025年,援藏班连续包揽色尼区中考前40名。今年9月,又将有130名那曲学子踏上求学路。这场跨越3600公里的教育佳话,正将“助学”的点滴努力汇聚成“共富”的磅礴力量,在雪域高原书写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“海亮答案”。
02
山海合唱团
慈善的温度,点亮留守儿童的笑容
2022年5月,淳安县人民政府与海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围绕教育、农业等多个项目开展合作。海亮教育派出校长团队全面进驻淳安大墅镇初级中学,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,并对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设施进行改造升级,力求将其打造为“美丽乡村”优质乡镇中学的样板。
在大墅镇初级中学,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,性格内向、缺少自信。为此,海亮与淳安联合打造“山海合唱团”,希望用音乐点亮他们的成长之路。合唱团成立之初,几乎所有孩子都是零基础,对音乐的陌生让他们手足无措,发音试唱、多声部配合,困难一关接着一关。在海亮教育老师耐心指导下,孩子们逐渐从羞涩腼腆变得热情奔放,从五音不全到纵情歌唱,完成蜕变,成为当地网红合唱团,并登上淳安县“春晚”舞台。孩子们眼里有光了、笑容更灿烂了,这正是海亮投身乡村教育振兴的初衷。
03
融爱星
慈善的力度,支持孤独症患者全生命旅程
在特殊教育领域,海亮启动融爱星项目,致力于构建覆盖孤独症患者从早期康复、融合教育到职业培训、就业支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。涵涵是融爱星面馆的一员,已经20多岁了,智力却一直只有小学水平,但现在也能自食其力。她爸爸说:“融爱星面馆为孩子提供工作机会,不仅帮助了孩子,同时也安抚了我们整个家庭。”
目前,“融爱星”每年为超2000人提供康复服务,融合教育支持300多名特需儿童,并已帮助近50名“心青年”实现就业,在孤独症服务领域成为规模最大、服务内容最全的机构之一。
初心如磐,以慈善之光点亮幸福征程
海亮的慈善,是日复一日的坚守。未来,海亮集团将始终秉持“既讲企业效益,更求社会功德”的发展理念,不断深化公益事业的内涵和外延,探索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公益项目,回馈社会,造福人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