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4-26 00:00
来源:本站
“救助款到账了!谢谢你的提醒,还来医院帮我办理,不然都不知道可以领这么多钱。”昨天上午,家住山下湖的许某特意致电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,感谢慈善总会主动对接帮其领取救助款。今年53岁的许某是低保户,她独居且无儿女,二十多年前就患了卵巢癌,近年又因肾癌导致慢性肾衰竭,需要每周血透3次。2022年,她自负的医药费达99081元。上个月,市医保局梳理出2022年医药费自负超5万元的低保、低保边缘、因病致贫人员名单,第一批共有30人。市慈善总会进一步核实发现,其中14人已接受慈善救助,16人符合慈善救助政策但没有来办理,许某就在其中。于是,慈善总会主动找到了许某,向她解释政策并全程服务,帮她领到1万元的救助金。
市慈善总会秘书长张建国说,关于助学助医助困,诸暨一直都有相关帮扶政策,可以说是事无巨细、面面俱到。“但是,我们在日常操作中发现,总有一些符合条件的人,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清楚或不知情而错过帮扶。”
如何打通慈善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?市慈善总会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:与市教体局、关工委合作,摸排贫困学生;与市人民医院、中医医院等单位对接,掌握恶性肿瘤患者情况;加入病友群、贫困大学生群,宣传相关救助政策……今年3月开始,市慈善总会改变策略,从“人找政策”变成“政策找人”,多次对接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,利用医保报销大数据,反向筛查找出帮扶人员名单,实现精准服务。
为了让慈善救助更能体现“兜底”价值,市慈善总会在具体操作时,尽量把刚性政策“柔化处理”,比如适当放宽申报时间要求;申报助医只需提供出院记录、市民卡;申报助学提供录取通知书或在读证明、市民卡即可;办理暂住证,医保和社保交在诸暨的外来建设者也被纳入救助范围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