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15 08:51
来源:yue柯岩
2025年7月27日,香港教育界的一颗巨星——胡鸿烈博士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,享寿105岁。
胡鸿烈生平
爱国爱港、情系桑梓,是胡鸿烈一生的生动写照。
胡鸿烈,祖籍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丰项村(原绍兴县州山乡项里村人),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、校监,系绍兴县香港同乡会创会荣誉会长、绍兴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、绍兴荣誉市民。曾获香港太平绅士、获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,荣登“感动中国年度人物”,历任全国政协委员、常委。
胡鸿烈出生于1920年1月15日,先后就读省立绍兴中学(即绍兴一中)、杭州高级中学。1942年于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,1944年考取了外交官第一名,其后负笈海外。1946年,任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首都塔什干总领事馆副领事。1952年,他获法国巴黎大学颁授法学博士,两年后考获英国大律师资格并回港执业。他精通中、英、法、俄四国语言,钻研国际法律问题之余,亦参与多项改善民生的工作。他曾任市政局议员及香港立法局议员,关注香港青少年犯罪问题、协力落实香港推行九年免费教育、努力推动中文为官方语言及为徙置区居民争取安居之所。
创办树仁学院:
筚路蓝缕,坚守教育理想
20世纪70年代,香港高等教育资源匮乏,仅有两所公立大学,众多青年求学无门。怀着“兴教育,振人文”的理想,胡鸿烈夫妇毅然拿出全部积蓄,于1971年创办了树仁书院。他们以“敦仁博物”为校训,坚持独立办学,用中英双语教学,开设国学课,致力于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。
△胡鸿烈、钟期荣夫妇
办学之路充满艰辛,港英政府多次以资助为条件,要求树仁书院改变学制,但胡鸿烈夫妇始终坚守教育理想,不为所动。为了维持学校运转,他们不惜变卖房产,四处筹措资金。胡鸿烈先生甚至在迟暮之年重返律师楼,出入法庭打官司,只为给学校挣得工程费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1976年,树仁书院获政府承认为注册专上学院,改名树仁学院;1978年,树仁宁拒港英政府资助,也坚持保持4年学制;2006年,树仁学院成功升格为香港树仁大学,成为香港首家私立大学。在胡鸿烈先生的领导下,树仁大学始终秉持爱国爱港理念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。
△树仁学院奠基典礼(1983)
同时,胡先生身居香港,但始终心系家乡发展,捐赠巨资支持创办绍兴大学(绍兴文理学院),在绍兴一中、绍兴文理学院、绍兴职教中心设立专项奖学金,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文化合作与交流,惠泽万千学子。
获感动中国人物:
心系桑梓,精神激励后人
2007年2月17日,央视主办的2007年度“感动中国年度人物”评选揭晓,胡鸿烈、钟期荣登上了这一榜单。
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钟期荣、胡鸿烈的颁奖词这样写道:
狮子山下的愚公,香江边上的夫子。贤者伉俪,本可锦衣玉食,却偏偏散尽家产,一生奔波。为了学生,甘为骆驼。与人有益,牛马也做。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,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。
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对钟胡两位老人这样评价:做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,始终不渝的做好事,把一件好事做到终生!
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:他们的信仰观照了许多社会无力的角落,当我们每个人都去弥补社会缺位的时候,其实也弥补了更多缺位的人心。他们为百年树人,更树仁义于百年。
胡鸿烈先生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,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。这份荣誉,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,更是对他所代表的那种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、为社会发展无私奉献精神的褒奖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“不为己,但为群”的精神,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。
先生远行,但风范长存。他创办的树仁大学将继续传承他的教育理念,培育更多优秀人才;他的教育理想与家国情怀将如鉴湖水长流不息,家乡人民将永远铭记先生对柯岩的深情厚谊,传承先生爱国爱乡、崇文重教的精神,踔厉奋发、赓续前行。愿胡鸿烈先生一路走好!